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7章 翻旧账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最近可谓是好事连连,方唯连续临时指定了两处设施,2号禽舍和堆肥场。

    前者可以大批量饲养鸡鸭,后者可以提升肥料的品质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农民,方唯可一点都不敢小看肥料。

    没有好的肥料就种不出好的庄稼,所以等化肥普及以后,粮食的产量才会大幅提高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肥料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所以,提高肥料的效力和品质,是每一个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
    方唯毫不犹豫的提升了堆肥场的等级,不过没有一下子提升的太高,只提升到了3级。

    临时设施→生产设施→堆肥场

    设施等级:(3级,0\100)

    设施属性:消毒灭菌、全面发酵、增强效力、易于吸收,提升品质

    在此建筑内堆肥,全属性额外增加15%

    总点数:7026点

    他想先试验一下效果再说。

    休息两天之后,方唯就让郑虎他们把育种组剩下的肥料都运过来,同时也开始了新的堆肥。

    罗工和温工半天教邓元恩驾驶拖拉机,半天和虎子他们一起劳动。

    方唯对一些步骤做了改进,确保堆肥的过程中,不会因为内部的温度过高或过低,从而影响肥料的品质。

    同时,他很注重消杀,务必要杜绝病毒和细菌的传播。

    几个队干部刚还特意来看了看,觉得堆肥场搞得不错,起码方唯的每一项要求,都有其道理。

    郑先发摸着下巴想了想,觉得以后甚至可以把全队的肥料,都拉到这边来处理。

    这天上午。

    二队突然来了大队人马,唐泽和县领导陪着专区领导来视察。

    一向胆子很大的郑先发都有点怯场了,回答领导问题的时候有些战战兢兢。

    “我们听到有群众反映,你们二队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就决定换种。

    郑队长,你想过没有,要是万一失败了,这上百号社员都得饿肚子,同时还会影响交粮。”

    领导对于二队取得的成绩,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

    但后来话锋一转,谈到了郑先发等人私自更换稻种的事情。

    县领导、唐泽和老支书都觉得头皮一紧,坏了,这是有人把此事捅到专区去了。

    没有提前上报就更换稻种,这事儿可大可小。

    后来因为南光一号的试验获得了巨大成功,从县里到公社,几乎所有的领导,都自动忽略了二队的少许错误。

    大家只当错误不存在。

    但今儿专区领导却翻起了旧账,搞得大家的心里都很忐忑。

    “报告领导,这件事是我的错,我检讨。不过,在更换稻种之前,队里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试验,有理由相信更换稻种之后会取得大丰收。”

    郑先发到了这会,反而不紧张了。

    他就是个小小的生产队长,连国家干部都不是,有啥好怕的?

    再说了,事实证明更换稻种是正确的决定,大领导也得讲道理,也得承认这个事实。

    “同志,唯结果论是要不得的,不能因为结果是好的,就忽视自己所犯的错误。

    要是每个生产队都不听指令,国家建设岂不是乱了套?”

    “念在你是第一次犯错,就不处罚你了,但你的思想上要重视,不能一而再而三的犯错。”

    领导批评了郑先发的做法,但最终还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。

    有人写举报信到专区,历数了二队的很多错误做法,尤其是点名了郑先发、方唯等人,说他们勾结在一起侵害了社员们的利益。

    专区领导很重视,早前就派人悄悄的做了调查。

    调查过后,证明绝大多数举报都是无中生有,是构陷。但私自更换稻种、没有提前上报的事情,却坐实了。

    今天领导说这些,就是为此事画上一个句号,口头批评两句就算处理完毕,以后谁也没理由再旧事重提。

    看着很严厉,实际上是在帮助郑先发等人。

    “谢谢领导,我以后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”

    郑先发可不傻,实际上他很聪明。

    摸清了领导的意图之后,他马上就行了自我批评,这件事就告一段落。

    随后,领导详细询问了南光一号的一些问题,对于这种抗病、高产的新稻种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不过,新稻种暂时不会在整个专区推广,这种事需要自下而上有计划的进行。

    比如现在瑶岭公社全面推广,慢慢过渡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,最后才会在更大的范围推广。

    时间需要三五年,甚至是五到十年。

    一行人走的时候,还特意带上了少量的南光一号稻种。

    对领导们来说,必要的谨慎要有,但面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得有。

    松了一口气的郑先发,吃过晚饭来找方唯。

    “小秀才,我回去越琢磨越不对劲,你说是谁

第77章 翻旧账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